這篇又是拖了很久的開箱,拖到Win8都上了,不過既然這台都還繼續賣,而且關於這台的開箱文也不多,所以還是來開箱一下....

目前市面上各家都有出Ultrabook,而規格幾乎都差不多,以三代Ivy bridge的核心來說,在美國當時九月時能找得到i5最高階的就是3317U這顆CPU,配上HD 4000整合式內顯,因為i7的版本貴太多似乎沒有那個必要,所以不考慮。除了CPU以外,硬碟也幾乎是500G的HDD配上32G的SSD混合模式所組成,所以在規格上幾乎沒有差距。另外,有些版本有配置獨立顯卡,但是獨顯的版本目前幾乎都是配二代的CPU,但是我想要的是比較高的CPU效能,所以二代配獨顯的也跳過。

原本就是在HP的Envy 4以及Dell的inspiron  i14z二選一,但一開始在買這台之前已經先買了Dell inspiron i14z-5000sLV Ultrbook,主因是價格是當時Ultrabook最便宜的又有光碟機,但是用了幾天感覺不是很好看,很沒有ultrabook的感覺,所以索性就退了。再加上那陣子迷上了紅黑配色的商品,而且Envy 4又有Beats音效的加持,所以最後重新買了這台 HP Envy 4,搭上開學季,又有送XBOX 360,算一算價格跟Dell的幾乎沒甚麼不同了,在美國買電腦選對時間可以撈到不少好東西。

至於為什麼原本的電腦用好好的突然又要換,詳情請看前情提要....這邊就不贅述了...

接下來就是開箱跟簡單測試的部分

【外觀】

IMG_2907IMG_2935IMG_2930
IMG_2928IMG_2927IMG_2926 
▲ HP Envy4 六面圖

IMG_2924
▲開啟螢幕上蓋


IMG_2923
▲可以發現螢幕的部分其實滿薄的

IMG_2839 
▲正面開機之後的樣子

IMG_2919
▲背面的設計比較偏菱形幾何一點,沒有這麼的圓潤

IMG_2916
▲上蓋的HP的商標 


IMG_2912
▲HP現在的機種都直接把全名也寫上了  


IMG_2899
▲驗明正身,這台也是Ultrabook系列,所以用的CPU也是Ultrabook系列用的低電壓版 Intel® Core™ i5-3317U


IMG_2881
▲觸控板上有個鎖定功能,輕巧兩下左上角的小方塊後可以鎖定觸控板,在不用的時候可以防止誤觸


IMG_2878
▲觸控板的面積也算滿大的,如果習慣用觸控板操作的人應該會覺得很順手 


IMG_2868
▲軸處的部分有內建的喇叭 

IMG_2866
▲Beats音效的標誌,現在各廠商的筆電大多與各大音響品牌合作,最早有acer的杜比,再來有Altec Lansing,Dell使用Skull Candy,HP近年來則是用Beats音效技術  


IMG_2863
▲機身左側的狀態燈號

IMG_2859
▲開關的設計在左邊轉軸處附近 

IMG_2858
▲wifi以及藍芽等無線設備有獨立的開關橘色是關閉 

IMG_2857
▲白色則是開啟wifi跟藍芽 

IMG_2856
▲現在各家也開始流行起帶有背光的鍵盤,在背光關閉的狀態下F5按鍵是會發亮的,方便在暗處找得到鍵盤背光開關

IMG_2855
▲背光開啟的狀態下F5的獨立指示燈會關閉轉為背光狀態  

IMG_2831
▲紅色的背蓋特寫,觸感很像歐洲車常用的皮革漆處理,在一片黑鴉鴉的外觀中背蓋的紅色帶有一種悶騷的奔放,讓整台機器更有特色!這也是我後來決定換這台的原因之一。 

IMG_2939
▲電源線的設計稍微有點奇怪,都已經整個上去了還是太突出了,感覺很容易不小心就勾到,很多筆電在這種小細節上處理得滿失敗的

【拆解】

再來就是~~~~~~~~~~~~~~~~~~~拆解!!

Envy4的拆解說簡單很簡單,說難也很難,基本上,只要把背蓋的所有螺絲拆下來基本上就完成一半了,主要的困難點在於要怎麼把蓋子打開,經過幾次的拆解之後,發現最容易的方法應該是要從轉軸的邊上開始拆,只要用信用卡之類的先把卡榫頂開,然後順著機身慢慢地滑動,慢慢地頂開卡榫就可以順利拆開,不過還是要小心不要把背蓋給拆爛了,要自己動手的心臟要強,手也要巧才行。

IMG_2828
▲背蓋的內部感覺上處理得滿粗的,雖然這是內部,不過有看過macbook的拆解就知道蘋果連內部的細節處理都不放過

IMG_2830
▲背蓋材質,不是單純的塑膠,而是複合的材料,所以才能做到輕薄但是結構又強的設計  

IMG_2816

▲機身內部的結構,走線也是走得有點粗糙

IMG_2826
▲機身的左邊內側 

IMG_2820
▲硬碟跟micro SSD都在左側,硬碟看起來跟一般的2.5吋的硬碟似乎沒有差異,但實際上這是更薄的版本只有7mm而已,如果是買一般筆記型的2.5吋9.5mm硬碟裝上去之後會沒辦法蓋上去

IMG_2822
▲散熱風扇,從這個特寫可以看到內部的走線真的滿簡易的......狗皮藥膏很多 

IMG_2821
▲很大一顆的電池,容量為3400mAh  

IMG_2819
▲這個版本內建只有4G的RAM 

IMG_2818
▲有兩個RAM的插槽,原廠資料顯示最高可以到(8+8)16G

IMG_2817
▲Micro SSD 用的是三星的,容量是32G,實際只有30G左右

【效能跑分】

SSD
透過intel RST來驅動,就可以變成Ultrabook的特色之一,HDD加上SSD的混合模式,原廠預設將SSD分成兩個區塊,FFS的8G磁區負責休眠後快速開機,8G的設定是以能最大能支援8G RAM所做的分割,理由是因為休眠時會把RAM裡的資料全部倒在SSD裡面,所以FFS這個磁區基本上要大於等於RAM的大小(FFS=8>RAM=4)。進入休眠之後再開機時,就會自動從SSD把資料放回RAM裡,這樣速度就比從HDD讀回資料快很多。扣掉FFS所用掉的8GB空間,另外剩下的部分則當作硬碟快取使用,加速整個系統反應。不過因為當時買來之後手癢還原系統失敗了之後,直接被我重新裝了乾淨的Win7上去,所以原本分割好的8G+22G兩個區直接變成一個30G的加速磁區,如果要再把FFS磁區切出來有點麻煩,所以我就懶得弄了,畢竟不常關機,所以快速喚醒這點對我來說並不是太重要。

SSD3
▲Intel RST的管理介面中可以看到兩顆硬碟,一個是SDD一個是傳統HDD,目前的狀態是HDD正在被加速中,系統會自動把HDD中常用的資料丟到SDD存放,可以加速軟體的啟動跟系統的啟動速度。另外也可以把SSD跟HDD兩個直接合併起來做RAID,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顯示這種模式是最快的模式,但是因為資料是合併在一起的,一旦SSD失效或是設定錯誤資料就會直接消失了。

Capture
CPUMark的跑分是418,比同樣規格的Dell inspiron i14z-5000sLV Ultrabook的384高了一點點
 
win7

Win7的評分,最慢的還是圖形的部分,只有4.9,畢竟這台還是只有HD 4000的整合型顯卡,效能仍然有限。在CPU表現方面有6.9的分數,基本上已經接近上一代的i5-2410M Processor 2.3 GHz,這顆3317U還是低電壓版的,跟兩三年前CULV的那種低電壓的相比有很大的突破,當年 CULV CPU簡直是慢到想買塊豆腐把自己敲死......

16Gwin7
▲因為這台是要拿來修圖用的,顯示卡不是太重要,但是RAM就一定要夠,才有辦法很順的跑多圖層的photoshop,所以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攻頂!16G RAM 16Gscore
▲在裝了16G的RAM之後重新執行Win7的評分,圖形的部分,突然來到了5.9,成長了不少,應該是share ram的部分變多了,所以評分也跟著上升,硬碟的部分因為Win7只會測試系統的那顆硬碟,因為SSD是拿來加速用的,win7自然不會去測試讀寫速度,所以分數才是偏低的5.9分,這邊忘了截測試混合模式的讀寫效能,如過有興趣可以參考另外一篇,數據是很接近的。

使用心得:

雖然拖了很久才寫這篇,不過好處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,更可以有更準確的使用心得。以下就針對幾個優缺點來分析一下

優點:

1.輕薄:Ultrabook最大特色就是輕薄的設計,14吋的機身只有不到兩公斤的重量,厚度也只有不到21mm,完全適合帶出門到處趴趴走

2.續航力效能兼具:以往輕薄跟續航力還有效能往往都是不能同時存在的,這幾年因為導入i core系列之後,連低電壓版的也完全克服過去那種笑死人的效能,完全可以三個願望一次滿足

3.擴充性:雖然機身本生不好拆,但是只要拆下背蓋就可以自行加裝RAM,更換Micro SSD以及硬碟,擴充性算是相當的夠,像我自己的已經加到16G RAM,跑photoshop非常的順

4.設計:紅黑的配色相當的大膽,但是也很有特色,在一片Ultrabook海中,這台特別的顯眼,現在電腦除了效能以外,外型設計也是另外一個決勝點

缺點:

1.亮面螢幕:因為長時間要看螢幕,其實我不太喜歡亮面的螢幕。

2.無光碟機:然現在大家用到光碟機的機會很少,但是如果有內建但是又不增加重量,也不需要再另外掛一個光碟機何樂而不為呢?

3.無獨立顯卡:雖然新一代的Intel HD已經可以讓1080P的影片跑得很順暢,但是還是希望有獨顯,可以偶爾玩個遊戲。不過,目前的版本已經有搭三代Ivy bridge跟獨顯

 

延伸閱讀: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genki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